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正文

“弄堂里的三毛”要来福州路了?专家解读:张乐平注入了“同情与友爱”,曾经伴随着几代人成长

2023-02-10 15:06:39 周到客户端

说起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三毛”,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三毛”那独具代表性的漫画形象:几乎光着头,只有三根头发,长着一只圆圆鼻子。

1935年,漫画家张乐平先生创作出“三毛”的漫画形象之后,马上受到读者欢迎。直到今天,在很多大人的回忆和小孩子的心目中,三毛仍然是自己的好朋友。

“弄堂里的三毛”来到福州路

2月11日,位于福州路的艺术书坊将推出“三毛”主题系列活动。其中,“三毛在上海弄堂里”讲座活动将邀请“三毛之父”张乐平先生之子张慰军来到书店,与读者分享趣味十足但鲜为人知的三毛早年上海弄堂生活。在随后的“给三毛穿新衣”活动中,专业指导老师还将手把手教小朋友们现场创作“三毛”布艺作品。


(资料图)

2月11日至26日的“弄堂里的三毛”主题展由上海图书公司主办,张乐平纪念馆协办,将在艺术书坊三楼展出《三毛外传》系列和三毛其他早期漫画复制品54幅,以及特意从海盐三毛纪念馆借出的一系列展品,包括与比利时布鲁塞尔漫画博物馆收藏同款的“三毛全身铜像”,法文版《三毛流浪记》在2015年于法国第42届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上荣获“文化遗产奖”奖杯的“Angleme猫”和“法文版《三毛》出版物”等实物展品13件。

三毛全身铜像
法文版《三毛流浪记》
Angleme猫

此外,展厅内还将滚动播放上海电视台的“《文化人物》·张乐平与三毛(1992年)纪录片”和美影厂的“三毛流浪记(1984年)”,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跃动于漫画纸面与荧幕前的三毛形象。此次展览将采用售票方式,为吸引市民读者参与,购票观展还可获赠《三毛流浪记》漫画一本。

交流分享、创意手作、平面漫画、立体展品、多媒体视频……“三毛”主题系列活动兼顾视觉、听觉和体验,在唤起“三毛迷”童年记忆的同时,也能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漫画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福州路的上海古籍书店也将在2月11日下午举办青衿书苑“汉字再发现:从旧识到新知”主题讲座。讲座中,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葛亮将根据最新文献材料和多年来的研究心得,讲解分析古汉字的源流,带领读者探索古人造字的经验与智慧。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

郭皓:海派文化研究者,海派诗人,原柯灵故居和张乐平故居馆馆长,衡复“四居一馆”文化顾问

福州路上的艺术书坊这个周末推出“弄堂里的三毛”主题展,届时大家又可以再次看到张乐平笔下那个栩栩如生,让人在笑中含泪的“三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成长。“三毛”不是张乐平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个故事人物,而是张乐平在旧中国以自己的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所创造出的一个底层社会流浪儿童的缩影。

张乐平年轻时一路走来,把其所经历过的人生冷暖以及冷眼社会的善恶,通过手中的画笔,用最通俗易懂的漫画形式,为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发声,为广大穷苦和流浪的儿童们呐喊,他的脉搏始终与时代一起跳动。

可以说,“三毛”是张乐平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最让他牵肠挂肚的“孩子”,他把“三毛”视为自己的生命,亦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通过“三毛”这一人物宣泄出来。正如张乐平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每新到一个地方,甚至我每天离开自己的屋子走到每一条大街上,我都可以看见我所要创作的人物。他们永远是瘦骨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以避风雨的藏身之处,更谈不上享受温暖的家庭之乐与良好的教育。我把我对他们的同情、友爱,通过我的画笔赋予“三毛”。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之所以如此生动,深得普天下百姓们的喜欢乃至影响深远,是张乐平在“三毛”这一人物的身上,注入了血与肉、灵与心、爱与恨。张乐平因“三毛”而不朽,“三毛”也因张乐平得以永生。“三毛”不仅仅是属于我们中国,“三毛”同样也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可以在上海地铁文化长廊和徐家汇书院可以看到“三毛”,还有这次书店所举办的三毛主题画展。我个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画展,更重要的是通过作品,展示出老一代艺术家的爱国情怀和对当时社会的深度关注,以及他对挣扎在旧社会底层儿童生活疾苦的呼唤。同时,“三毛”系列作品大胆反映了旧社会的各种现象百态,颂扬了在极度凄苦和无依无靠的生存环境中,一个坚强善良机智幽默的“三毛”。

“弄堂里的三毛”主题展。展览时间:2月11日至26日,展览通过售票形式,包括以单人票和亲子套票。

关键词: 三毛流浪记 文化遗产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